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百科 >> 常见问答

熟食店是否需要油烟净化器

  • 作者

    蔚顿环保

  • 更新时间

    2024-12-19 07:27:27

  • 点击数

    2

8000m³/h · 智云油烟净化器

蔚顿设立于2019年,经环保局、工商局、企查查核准成立
正规有保障。 信息保密、标准油烟净化 >领取30天免费优惠报价

熟食店是否需要油烟净化器

熟食店是否需要油烟净化器

熟食店在运营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烹饪和加热的环节,很可能会产生油烟。因此,对于熟食店来说,安装油烟净化器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油烟净化器的功能与作用

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处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废气。这些废气中不仅包含油烟,还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油烟净化器能够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保障店内空气质量和员工、顾客的身体健康。

二、法律法规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餐饮行业需要严格控制油烟排放。无通风设备和净化装置的要强制安装通风设施和净化装置,且排放标准要符合规定。熟食店作为餐饮行业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遵守这些规定。

三、油烟净化器的选择

熟食店在选择油烟净化器时,应考虑设备的净化效率、噪音、清洗方便性等因素。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油烟净化器可供选择,如高压静电式、物理过滤式、光催化式等。熟食店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油烟净化器。

四、油烟净化器的重要性

安装油烟净化器不仅有助于熟食店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还能改善店内环境,提高员工和顾客的舒适度。此外,减少油烟排放也有助于保护周边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熟食店需要安装油烟净化器以处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废气,这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障店内空气质量和员工、顾客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饭店的卫生标准怎么写

第一条 个人卫生员工个人卫生是餐厅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员工直接面对顾客,直接接触食物、餐具,如果本人卫生方面有不良习惯,或者操作不当,都会影响食品的卫生,所以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落实到工作当中:(一)餐厅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如无健康证则应停止其工作。(二)具有基本的健康卫生知识,保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睡眠充足。(三)讲究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即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子、勤换工作服、消除身体异味并保持干净整洁。(四)做好上岗前的准备工作,换好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吧台及厨房工作人员戴好帽子,个人物品存放在指定的地方。(五)工作中杜绝不良习惯,避免用手触摸头发或面孔,不得面对着食品、顾客咳嗽、打喷嚏,不准随地吐痰。(六)上班前不能吃带异味的食品和不饮含酒精的饮料,保持口气清新。(七)手部的清洁尤其重要,有下列动作之后应立即洗手:①用手摸过头发或皮肤;②擦过鼻涕或咳嗽时捂过嘴;③用过手绢或卫生纸;④拿过使用过的餐具;⑤上过厕所或从洗手间出来;⑥搬运过箱子或包装袋等其它赃物;⑦接触生的原料后;⑧扫过地板或拖过地板等。(八)拿取餐具和食物采用卫生方法,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餐具宾客入口的位置,不能用手直接抓起食品。第二条 门面卫生(一)店门口卫生在有保安当班时由保安负责,无保安岗由店长指定人员负责。(二)招牌卫生以招牌完整、清洁、醒目为标准,达不到标准应上报店长进行处理,直至达到标准为止。(三)餐厅大门卫生以无尘、无明显污渍、无乱张贴为标准。(四)地毯卫生以无纸屑、牙签、落叶、泥沙、烟蒂等杂物、无破损、无变色为标准,如有破损及变色应建议更换。(五)餐厅门口台阶卫生以干净、无杂物、无泥沙垢为标准。(六)门口玻璃卫生以干净、明亮、无印痕、污渍、无乱张贴为标准。(七)门口流水玻璃水槽以水质清辙见底、无落叶杂物为标准,流水玻璃以无水锈、铁锈、干净明亮为标准。(八)餐厅门口摆放物品的标准:摆放物(含花草盆景、广告牌),广告牌需经常擦拭,以干净明亮、无尘灰为标准,花草盆景以无尘、无纸屑、烟蒂、牙签等杂物为标准。(九)餐厅门口灯具以完整、醒目、无变色、脱漆、无尘为标准,不亮的灯泡应及时更换。(十)大门口墙面卫生以干净、无划痕、无乱张贴、无尘为标准。(十一)餐厅门口地板以干净、无明显纸屑、落叶、烟蒂、无其它杂物为标准,放置物品必须摆放整齐。第三条 桌面卫生(一)桌面卫生主要由当区域当值服务人员负责。(二)桌面卫生以干净、无脱漆、无水印、无油污为标准,擦拭桌面应先用湿布擦拭干净再用干抹布擦,直至干净为止。(三)桌面玻璃以无油迹、印痕、无破损、裂痕为标准,擦玻璃应先用玻璃水再用报纸擦,直至干净为止。(四)桌面台布应以干净整洁、无变色、无破损、污点为标准。(五)桌面摆放物(含烟缸、糖包架、纸巾架、期刊、台卡、牙签筒)以补充完整、摆放整齐、无破损、干净、无尘灰、无油迹、无污垢为标准。(六)桌脚应经常擦拭,以无脚印、无脱漆、烟灰、牙签、无泥沙、无尘为标准。(七)特别注意桌子四个边缘的卫生清洁,应以无污垢、油渍等为标准。第四条 沙发、椅子卫生(一)沙发椅子卫生由当值服务人员负责。(二)沙发椅子以无黑斑、印迹、无破损、无异物为标准。(三)沙发坐垫底下,靠背后面应以无异物、无尘、无污渍、无泥沙等为标准,每天上班前应进行检查。(四)沙发表面如有破损及污物时应及时提出清洗或更换 。(五)特别注意沙发底下及沙发脚、沙发侧面的卫生。(六)椅子脚等应保持无脱漆、无尘灰、无污垢为卫生标准,。(七)有抱枕的抱枕卫生与沙发相同。第五条 营业厅地板卫生(一)营业厅地板卫生由当值服务人员负责。(二)营业中餐厅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养成随手清洁的习惯,对于能用手捡的物品及时捡到垃圾桶,对不能捡的物品如食物残渣等应及时打扫或用拖把直至干净为止。(三)地板卫生应以无异物、无纸屑、无泥沙垢、无食物残渣为标准(四)餐厅地板磁砖与磁砖之间,地板以墙面的接口处,以无异物、无污垢等为标准。(五)如有大理石的餐厅,必须保持干净并经常打蜡维护。(六)营业厅磁砖应经常维护并进行刷漆。(七)楼梯应以无异物、无尘灰、无污垢、无积水为卫生标准。(八)注意拖地使用的拖把必须干净、无油渍、无异味,避免拖地时打滑。第六条 收银台卫生(一)收银台卫生由收银员负责。(二)保持收银台用品,如电话、验钞机、计算器、电脑、收银夹等,无污渍、油污、无破损,能正常使用为标准。(三)收银台抽屉里面无害虫,摆放整齐、无异味为标准。(四)收银台背景陈列物必须保持无尘灰、无破损、无污渍、无油迹,摆放合理整齐为标准。(五)保持整个收银台表面干净无尘、无破损、无划痕为标准。(六)收银台功放、影碟机、音响、碟片、电话应以摆放整齐,能正常使用并以无尘灰、无油垢污垢为标准。第七条 工作柜及书柜、报夹卫生 (一)工作柜及书柜、报夹卫生由当区域当值服务人员负责(二)工作柜及书柜、报夹表面应以无划痕、无油渍、无尘灰、无异物为卫生标准。(三)书柜及报夹以摆放整齐,无破损、干净整洁、不零乱为标准,对书柜里的杂志要进行定期更新。(四)特别注意报夹、报纸一定要夹好,方便顾客,以免让人感觉零乱。(五)工作柜抽屉应以无害虫、保持干净,里面物品摆放整齐为标准。(六)工作柜上摆放备用物品器具(水杯、倒水壶、餐具等),应摆放整齐、保持无水迹并符合器具卫生标准。第八条 吧台卫生(一)吧台卫生由当值吧台工作人员负责。(二)吧台正面以无尘灰,灯无损坏、无污渍、油渍、无张贴、保持干净为标准。(三)吧台前椅子参考沙发椅子卫生标准。(四)二孔二炉及塞风组应以干净、无异味、无残留物、透明无污渍、无泄漏煤气等能正常使用为标准。(五)冲茶器、小可爱、意大利壶以无污垢、无水迹、无锈、无残留物、干净为标准。(六)吧台杯具以干净明亮、无茶垢、无水迹、无手印、无破损为标准。(七)吧台设备:制冰机、冰箱、磨豆机、碎冰机、松饼机、果汁机等应以能正常使用、无破损、表面干净,无其它颜色,摆放整齐方便使用为标准。(八)吧台使用器具:雪平锅、调棒等以干净、无异物、无污垢、油腻为标准。(九)吧台背面应以无破损、无尘为标准。(十)吧台背面摆放物(茶罐、酒水、各种杯具、证件、装饰物),应以无尘、干净、摆放整齐、方便使用为标准。(十一)吧台背面隔层玻璃及镜子以无印迹、无尘、干净明亮为标准。(十二)吧台上面摆放物应以摆放整齐、干净、无异物、无水迹、无油腻为标准。(十三)吧台背面柜子以无害虫、摆放整齐、分类存放、干净为标准。(十四)吧台器具卫生及摆放以当地卫生部门的标准为标准。(十五)吧台所有电源电线处,应以无污渍、油渍、无水迹、分类放整齐为标准。第九条 出餐口的卫生标准(一)出餐口卫生由出餐人员负责。(二)出餐口台面的东西以摆放整齐,方便使用、无水印、油垢、无异物、食物残渣为标准。(三)出餐口柜子应经常清洗,以无害虫、摆放整齐、无异味为标准。(四)出餐口器具碗、筷、刀叉以无水印、无污垢、无食物残渣、无异物、无污垢为卫生标准。(五)出餐口器具托盘、铁板盖、出餐纸、纸巾等应以摆放整齐、无异味、无印迹、无油迹、无垢、无水迹等为标准。(六)出餐口张贴物及悬挂物以无尘、无油污、干净整齐为标准。(七)出餐口摆放调味品应摆放整齐、无油污、无尘、不过期为标准。(八)出餐口的器具摆放应符合卫生局为标准。(九)出餐口的地面应以无油污、无水迹、无纸屑等为标准。第十条 仓库卫生(一)仓库卫生由仓库管理人员负责。(二)仓库物品摆放整齐、对各科物品进行分类摆放,贴上物品名称,方便取货。(三)仓库应以无害虫、无蜘蛛网、无尘灰、干净、空气流通为标准。(四)仓库地板以无尘灰、干燥、无纸屑、无污垢、无害虫便粪等为标准。(五)仓库摆放物品以无过期、无尘灰、无破损为标准。第十一条 洗手间卫生 (一)洗手间卫生由当值人员负责。(二)洗手间地面以干净、清爽、无积水、无泥沙、无烟蒂、纸屑、无污垢为标准。(三)洗手间以无破损、无尘、无垢、无印迹、无乱涂乱画为标准。(四)梳装台及洗手盆以无堵塞、无污渍、印迹、无异味、无杂物、无锈迹、无水迹为标准。(五)镜子以干净明亮、无尘、无杂物、印痕、无破损为标准。(六)大小便池以无堵塞、无污渍、无垢、无锈迹、无异味为标准。(七)纸篓用垃圾袋装,以便纸不能过纸篓面三分之二为标准。(八)洗手间以空气清新、舒服、无异味、且空气流通为标准。(九)洗手间放置物以放置位置适当,无破损、无尘为标准 (十)洗手间的墙面以无油污、无划痕、无损坏为标准。(十一)洗手间内摆放的清洁用品,应以摆放合理、干净、无异味、不杂乱为标准。(十二)洗手间所点的檀香及烟缸应以无存灰为标准。▲特别提醒:洗手间放置的烟缸及放檀香的碟应与营业厅使用的有明显的区别。第十二条 桌面吊顶及墙壁卫生(一)吊顶及墙面卫生由店长或店长指定人员负责。(二)吊顶及墙面以无划痕、印迹、无脱落、无乱张贴、无蜘蛛网等为标准。(三)吊顶上排气扇、吸顶空调(或中央空调)、挂机、喇叭、烟 、喷淋、排气扇、吊灯、筒灯以无尘、无油垢、污垢、干净亮泽,能正常使用为标准。(四)窗帘以干净整洁、无污渍、无印迹、无蚊蝇吸附、无破损、无变色为标准。(五)大厅空调以能正常使用,无污垢、无吸附物、无尘、干净亮泽为标准。第十三条 大厅绿化、盆景、装饰品、灭火器卫生(一)大厅卫生由相关店内工作人员负责。(二)大厅绿化以干净无尘、无老化、枯死、摆放合理整齐为标准。(三)大厅盆景以干净、无尘、无纸屑、牙签、烟蒂、无老化、枯死并摆放合理整齐为标准。(四)餐厅摆放灭火器以无过期、无尘、显眼、摆放合理为标准。(五)大厅墙面挂画壁画以无尘、无油污、无印迹、无破损、摆放合理、显眼为标准。(六)大厅柱子以干净、无尘、无划痕、无损坏、无印迹、无乱张贴为标准。(七)栏杆以无脱漆、无尘、无垢、无损坏、为标准。第十四条 包厢卫生(一)包厢卫生由当值人员负责。(二)包厢应以东西摆放整齐、合理为标准。(三)所摆放物品应以无尘、无损坏、无油污为标准。(四)包厢地板应以无水迹、无污垢、无损坏、干净亮泽为标准。(五)包厢其余卫生参考其余卫生标准。第十五条 营业厅清洁用具的卫生(一)营业厅清洁用具如:拖把、灰斗、拖桶、纸篓、毛巾、清洁桶等。(二)所有大件清洁用具应有专门的摆放位置(尽可能放不显眼处)。(三)清洁用具每次用完后应及时清洁,以无异物、无油污、无异味、无积水、无积垢为标准。(四)清洁用具以分类存放合理、整齐为标准(所有用具使用后及时归位)。第十六条 厨房卫生(一)厨房必须每星期进行一次大扫除卫生,饭市忙完之后必须对厨房各岗位进行打扫,时刻保持清洁。(二)时刻保持地面清洁卫生、防油、防水、防污垢等。(三)对于油烟机的清理要做到每天下班时打扫一次,避免积累成多,引起火灾。管道的油烟、净化器要定期安排人员检查(是否堵塞、漏油等),定期请专业人士进行清洗。(四)灶台的清洗和保养:时刻保持灶台的卫生,做到每炒一次菜,顺手弄好卫生的好习惯,每天烧锅清洗,不留锅灰。保持炉心的清洁、不堵塞,经常检查煤气管道的每个环节是否漏气。(五)冰箱每一个星期全面清洗一次(用冷水清洗,勿用硬物敲打冰块)。每天整理一次(用抹布擦干),做到生熟分开。进冰箱里的原料应用保鲜盒或保鲜纸等器具分开(以免交叉串味),保持冰箱的外表清洁,并有明显的生熟标记。(六)工作台卫生,时刻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及抹布的卫生,不得有异味,叠成块状。(七)冷菜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水果必须存放单独的水果冰箱。专用水果刀、专用抹布,保持水池和工作台清洁卫生。货架整齐摆放,每天下班开起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八)枮板的卫生标准:保持干净,不得有水汁,每加工一次进行整理,配备专用抹布,使用完之后把它倒立通风。每天上班使用之前用开水烫过,或者高度酒点然烧过。(九)烤箱的卫生标准:每个星期对烤箱内部的铁皮拆除清理,以防铁锈脱落。检查发热管的灰尘,定时清理,以免引起火冒黑烟。(十)出餐口物品摆放整理,专用干抹布无异味。保持台面清洁,保持出餐的餐具无水珠、无异味及托盘的整洁。(十一)蒸笼的卫生标准:每蒸一次产品就清洗一次,以免串味,保持内外整洁和死角卫生,每天更换一次蒸箱里的水,以免浑浊。(十二)货架保持整洁,保持先来的先用习惯,开封过的产品没有完的,要急时封口,做好明显的分类标志。注:餐厅卫生工作为餐饮业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卫生必须推广。工作人员打扫后及时进行自我检查,直至自己满意。并报上一级领班,领班需进行检查并至合格,店长每天必须对卫生进行复检。如果有不合格必须依据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样,如餐厅卫生任何一方面存在不足、相关主管必须负连带责任。第十七条 茶具、餐具消毒程序一洗:将茶具统一收集到消毒间,将残液倒尽,放入水槽中用洗洁精将其洗净。二刷:用专用刷子对杯内、杯缘、杯身进行彻底清洗。三冲:拿着杯底,用自来水冲去杯中洗洁精保证茶具内无污垢和异味。四消毒:将沥干的湿茶具放入消毒柜内网格上,杯口朝下,竖立排放。按下消毒柜键钮。使消毒指示灯亮,30分钟内达到有效消毒温度后批示灯自动熄灭,门关着再保温20分钟以上。五保洁:经消毒的钳子或手套或毛巾从消毒柜内取出杯子(不要用手碰杯口),消毒后的杯子应干燥。把消毒后的茶具放在专用清洁的不锈钢华中地区洁柜内,拉上保洁柜的门。消毒后的杯子存入时间不易过长,保洁柜内应铺白色清洁垫布,垫布应每天一换一消毒。保洁柜内底、壁应重新清洗消毒一次。六注意事项:消毒间应专人负责清洗消毒,墙上挂有消毒制度。消毒员操作应彻底清洗自己的双手,并对每天茶具消毒数量和时间进行登记并签名。

机器人炒菜,真的靠谱吗?|上篇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机器人从最初仅在工业领域应用,开始逐渐渗入到了各种服务行业,近十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大小小多种中餐炒菜机器人,这些产品的开发者们,试图通过炒菜机器人来为餐饮行业赋能,或为家庭烹饪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

但时至今日,不论是在餐饮门店,还是在家庭厨房,我们仍然很难见到炒菜机器人的“身影”,现有炒菜机器人的功能和使用体验离市场需求仍有一定距离。

用机器人炒菜靠谱吗?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现有产品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炒菜机器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在考察了目前市场上各类炒菜机器人产品的基础上,对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01中餐烹饪其实很复杂!

1.什么是烹饪?

“烹”就是煮的意思,“饪”是指熟的意思。烹饪就是:做饭做菜,烧煮食物。

笼统地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热加工,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的食品;具体地讲,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 健康 、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既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2.中餐烹饪的技法种类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中餐烹饪产生出很多的烹饪方式,初步总结归纳有以下不同方式:

(1)用油传热:炒,煎,贴,烹,炸,熘,煸等。

(2)炒后水传热:熬,烩,焖,烧,扒等。

(3)用水传热:氽,涮,煮,炖,煨,焐等。

(4)用汽传热:蒸,鲊等。

(5)其它:卤,酱,熏,烤,炝,腌,拌,拔丝,焗等。

3 .中餐炒菜及工艺流程

在以上众多中餐烹饪方式中,炒是使用最多的方式,占到家庭烹饪菜肴的80%以上,占餐厅烹饪菜肴60%以上。而炒也是成熟最快、味道最香、营养保持较好的烹饪方式。但因为炒菜要求爆火急炒,对烹饪技艺的要求也是最高的。

中餐炒菜工艺流程分以下主要部分:

(1)食材准备。烹饪首先要有原料,又称为食材。好的烹饪要求有新鲜优质的食材。食材准备包括选(选材)、洗(清洗)、切(刀工)、配(配比),有些还需要预制,比如提前腌制、发泡、过油、过水等。

(2)油、调味料、勾芡液的准备。要选择适合烹饪的油料、各种调味料(如:盐、糖、花椒粉、胡椒粉、五香粉、大料f、十三香、料酒、生抽、老抽、蚝油、豆瓣酱、番茄酱、甜面酱等),这些是炒出美味不可或缺的部分。

(3)烹炒准备。就是要有炒菜的基础设施,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热源(燃气炉具或电加热炉具),要能产生足够强的火力,使炒锅内的温度能达到相当的高温。其次是选择合适的锅具,导热好,热量分布均匀,重量合适。然后是厨师对火候(温度)的把控。

(4)烹炒过程。厨师根据对温度变化的判断及菜谱要求,决定油料、食材和调味料投放的次序和时间。再通过颠勺、刮铲(划散、翻转、压煸等)、移锅、调火,使锅内食材均匀受热,快速成熟,从而完成菜肴的烹制。有些菜需要分步烹制时,还要做些暂存周转的处理。最后达到菜肴成熟而不过熟,有锅气而不糊锅,有些菜肴在出锅时还要通过勾芡来使菜品成色鲜亮。

(5)菜肴出锅、装盘和摆盘。

(6)锅具、厨具及操作环境的清洗。

中餐炒菜所对应的技术主要包括:(1)刀工技术;(2)投料技术;(3)掌控火候技术;(4)上浆、挂糊、勾芡、泼汁等技术;(5)调味的时间和数量掌握技术;(6)颠勺、刮铲等翻炒技术;(7)装盘及摆盘技术等。

中餐小炒的“锅气”是炒菜成为主流菜肴的基础,也是现炒即食菜肴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4.影响中餐炒菜品质的主要因素

(1)食材的选材;好食材是烹制美味的基础。

(2)食材的刀工;刀工影响食材的成熟速度,影响食客的口感和观感。

(3)食材的预制;影响食材的入味及成熟时间。

(4)烹饪动作和火候控制(热源、锅具、刮铲、颠勺动作等);是烹饪最关键的部分,影响食材受热的均匀和菜肴的成熟速度和程度。

(5)食材和调味料投放次序、数量和时点:影响菜肴的味道和对人的营养及 健康 。

中餐菜肴讲究烹调,“烹”体现在对火候的控制上,而“调”就是调味料的合理使用。“火候”是中国菜中最难处理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02为什么需要炒菜机器人?

1.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及重复性高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标准,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的定义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

机器人自上个世纪中期诞生,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从本世纪初才开始逐渐进入服务业,如扫地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巡逻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青年一代择业观念的改变,机器人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炒菜机器人要解决的问题

炒菜是中餐烹饪技艺中相对复杂的技艺,在世界烹饪技艺中也称得上是最复杂的。所以,中餐炒菜的厨师是需要在专门的烹饪学校跟师傅长期学习和实践的。

中餐炒菜也是体力活,厨师要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中,每天与锅、铲、炉、灶及油、盐、酱、醋和各类食材打交道,大部分厨师的日常工作都是单调和重复性的,缺少挑战性,很容易导致职业疲倦。

因此,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不断有人尝试发明设计炒菜机器人。有些是从餐饮行业商业应用角度考虑的,有些则是从家用角度考虑的。炒菜机器人试图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商用方面

(1)解决餐厅厨师(及厨工)替代问题。其主要考虑解决的是厨师难招、厨师难管以及不断增长的厨师用工成本问题。

(2)解决炒菜品质的稳定问题(出品的一致性问题),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

(3)解决餐厅菜肴品种经常更换问题(适应客户口味经常变化的需求)。

(4)解决行业的标准化和智能化问题,实现数字时代的产业升级,提高餐饮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总体运营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大大提高连锁餐饮企业对门店的把控能力。

(5)通过炒菜机器人靠近用户端的现炒,提升用户口感体验,弥补现有由央厨制作餐盒到终端复热的预制供餐模式导致的在口味、品质、营养等方面的损失。

(6)通过与食材供应链合作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减少门店用工及后厨面积,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家用方面

(1)解决大多数人不会炒菜、不愿意炒菜及没时间炒菜的问题。

(2)打通家庭餐饮与食材供应链的衔接,省去买、洗、切等相关繁琐的家务劳动。

(3)在家能享受到更好的餐饮体验,大厨品质,丰富品种、安全可靠,营养选择等。

(4)现炒即食菜肴在口感、营养和卫生安全等方面显著优于外卖快餐。

03炒菜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

1.炒菜机器人的设计思路

炒菜机器人主要解决的是在烹饪阶段的工作,基本涵盖以下方面:

(1)锅体及其加热的控制。锅体的形状和大小,锅体的材质(是否加特氟龙涂层),热源的选择,加热温度的控制等。

(2)食材投料的方式和控制。食材盒形状及装填方式,是否密封?如何实现分别投料?一次投一份菜的食材,还是多份菜的食材?

(3)油、水和调味品投料的方式和控制。调味品的状态(粉体、液体、酱料、勾芡汁等)、容器和投料控制方式。

(4)食材在锅体内翻转、划散的方式和控制。实现翻转的手段和控制方式。

(5)食材分步烹饪技艺要求的周转暂存。模仿厨师分步烹饪的技艺。

(6)完成烹饪后菜肴的装盘方式。是否可以自动装盘及出盘。

(7)烹饪结束后的清洗。包括锅体内清洗,及相关部件及区域的清洗。

(8)烹饪过程中的油烟处理。

(9)其它辅助设施。如油的预加热、水的加热(清洗)、油的回收(过油后回收及复用)、清洗污水及残渣的处理、菜盒的冷藏保鲜等。

(10)设备的操作屏、控制板及与管理系统和线上订餐系统的通信等。

2 .现有炒菜机器人设计的技术路线、特点和难点

炒菜机器人设计的技术路线在烹饪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具体差异如下:

锅体与刮铲方面:

(1)在传统炒锅上增加了自动旋转刮铲,有的是在锅的中央设置一个旋转刮铲,由锅体下面的电机驱动;有的是在锅盖上设置刮铲,电机在锅盖顶部,锅盖盖住锅体时可以通过刮铲旋转,起到搅拌及划散作用;也有设计成半圆柱体的锅体,靠旋转搅拌杆实现锅体内食材的翻转。这种设置都是在锅体固定的情况下烹饪,无法比拟厨师的颠勺技艺,刮铲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2)在传统炒锅上增加了两个机械臂,靠机械臂模仿厨师的颠勺动作。这种方式存在空间占用大、噪音大以及为提高系统稳定性而增加额外的配重等缺点,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容易导致锅内食材飞溅出来。

(3)圆筒形状的锅体,上面开口,底部为平底或略带有弧度,有些底部设置有凸出的棱。圆筒可以围绕其中轴线自转,也可以在一个竖直的平面上翻转,投料和出菜时向上或向下翻转,炒菜时维持一个斜上的角度自转,在自转过程中依靠底棱而实现食材在锅体内有限的翻转。

圆筒形锅体因为没有刮铲设计,导致其清洗要靠水流和锅体内壁的特氟龙涂层,而特氟龙涂层在温度过高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这种锅体的温度通常被限制在260度以下,对一些需要用更高温度火候爆炒烹饪的菜品会无法支持。

(4)釜形的锅体。这种锅体实际上相当于传统炒锅和圆筒形锅体的整合,釜在旋转时像圆筒形锅体,可以通过改变旋转加速度而产生急停抛掷(相当于厨师颠勺)的效果,在其斜置时,其抛面又像传统炒锅一样,可使食材平铺,受热均匀。釜形锅体还可以配上可进出的刮铲,既可以辅助烹饪时的翻转和划散,也可以辅助烹饪后的锅体清洗。因为有了刮铲,所以釜体内不需要使用特氟龙涂层,可以实现大厨爆炒时的高温火候。

以上锅体目前基本上都是使用电感线圈围绕的电磁加热,其优点是可以精准控制和调节温度。

炒菜机器人的锅体和刮铲部分,是调控烹饪“火候”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烹饪品质和效率的基础。

食材投放方面

(1)目前食材投放的方式有人工投料和自动投料两种,而自动投料又有分体式和一体式之分。所谓分体式投放,是食材料盒与设备没有集成为一体,投放时由外部的机械装置,将料盒内的食材分次投入锅体内。而一体式的食材投料,是将料盒置入到设备中,靠设备自身的机构,完成诸如撕膜、开盖、倾倒等动作。

(2)目前大多数食材投放都是一次只投放一个料盒,仅供烹饪一份菜使用。最近已经有了一次投放一组多个料盒,供连续烹饪多份菜肴的设备,使得炒菜机器人在无须人工干预情况下实现连续自动烹饪成为可能。

调味料投放方面

调味料投放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中餐调味料种类繁多,而且通常需要在烹饪不同阶段(热油后、烹饪中、出锅前)投放。虽然目前也有多种复合调料包出现,但在炒菜方面无法达到传统烹饪技法所能实现的出品味道。

调味料除了品种多外,还因为其形态不同,容易导致在储放、输出、计量控制、防结块、防起拱、防沉淀、防堵塞、管道清洗等多方面出现问题。调味料若无法实现相对准确的定量投放,将直接影响到菜肴的口味和品质稳定性。

目前,有些炒菜机器人全部使用液体调味料(将盐、糖等粉末状变成盐水和糖水),有些则采取部分液体调味料加调味包(通常将调味包放入菜盒中,与最后投放的食材一起投入)。也有通过创新设计解决了全部粉料、液料、酱料及勾芡液的投放,可以支持全部投放与厨师保持一致的水平,这样可以炒制更丰富的菜肴品种。

炒菜机器人自带调味料投放系统还可以支持用户根据各自的口味偏好而进行有关口味方面的个性化选择和定制。

装盘及出菜方面

目前大部分炒菜机器人是在烹饪结束或即将结束时由人工放盘,然后炒锅(圆筒)翻转,把菜肴倒入盘中,有的需要人工再用锅铲等工具辅助扒一下。

也有使用盘库存放多个盘子,待烹饪即将结束时,通过设备内的机械臂将顶部的盘子移到出菜口下方,锅体自动翻转将菜肴全部倒入。装好盘的菜再通过机械臂自动推出,供用户完成自助取菜。

清洗方面

(1)锅体内的清洗一般采用高压水流清洗的方式,对于有涂层的锅体,每次烹饪后马上清洗,基本可以不影响下一份菜的烹饪。但如果糊锅或有勾芡等粘性物质时,仅靠水流清洗不一定能清洗彻底。

(2)有的锅体配备了刮铲,且刮铲可以与锅体内部形成线接触方式,可以配合高压水流清洗,有效解决焦糊物和粘性物冲洗不掉的问题。

(3)除了锅体内部的清洗外,还涉及烹饪环境中其它部分的清洗,如菜盒投料区域、装盘区域等,这些区域目前大部分是在一个单元烹饪任务完成后,由人工清理。也有通过封闭不同区域,加高压水喷头来实现自动清洗的。

(4)调味料管道也存在清洗问题,如果长时间不清洗会导致留存在管道中的材料变质,或粉末状调味料受潮结块影响投放量控制甚至完全失效。

(5)清洗后废水和废渣的处理。废水一般直接流入下水道,而废渣过滤后,在每个单元烹饪任务完成后进行人工清理。

油烟处理方面

油烟是中餐炒菜中必然出现的,目前的炒菜机器人本身并没有有效的油烟净化设置,通常都是借助抽油烟机的方式,通过烟道排出外面后再做处理。所不同的是,有些设备的烹饪部分并没有封闭设计,这会导致油烟在外部的弥散。而有些设备通过内部的壳体设计,可以把油烟封闭在壳体内,靠抽风设施全部吸走。

操作屏及控制部分

大部分炒菜机器人都设置了操作触屏,用于直观的菜谱选择和一些有关功率、口味等选择操作功能,同时显示菜品内容、图像、烹饪时间进度等信息。

而炒菜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有专用控制板,也有用PLC控制的。

部分炒菜机器人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模块实现与系统或手机端的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控制或用户自助操作。

其它辅助设计

(1)周转(暂存)装置,用于实现分步烹饪的技艺,如在将肉丝烹饪接近成熟时,先通过周转机构暂存在一边,设备继续投料烹饪其它食材,最后再将肉丝倒回锅体中,与其他食材一起达到最后的成熟、出锅。

(2)油预加热系统。可以在连续烹饪时,减少等待冷油入锅内升温的时间,马上启动食材的烹饪。可以显著提高烹饪效率,快速完成烹饪。

(3)加热水系统。可以支持用热水清洗设备,便于快速清洗掉油污,以及在连续烹饪过程中,清洗后仍保持锅体的温度。

(4)冷藏模块。供食材盒区域内冷藏保鲜的需要,适用于一次投放多组菜盒,在一个单元时间段内连续烹饪时,保证菜盒内食材的新鲜。

总结一下,中餐炒菜机器人的难点并不在能否炒熟菜上,而是在于能否炒出媲美专业厨师的烹饪品质上,在于能否达到及超过专业厨师的效率上,在于能否达到完全替代人工的效果上,以及在与食材供应链(菜盒制备运送)合作方面,能否使整体运作成本显著降低上。

3.现有炒菜机器人的种类和特点

按烹饪锅体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锅加转铲炒菜机、转筒炒菜机器人和转釜炒菜机器人。

按每份烹饪份量,可以分为:单份机、中份机和大份机。单份机适合与1到2人用餐;中份机适用于单位团餐,一份可供10-15人分享;大份机往往用于中央厨房,主要用于大批量制作盒饭时的配菜。

按服务用户对象分,可以分为:家用型(包括社区、便利店)、商用快餐型、商用团餐型、商用央厨型。

——家用型每次烹饪一小份,可供一人食用或两人分享,机器人尺寸较小,可以放在台面上,单菜盒投放,单菜烹饪。

——商用快餐型一次可烹饪1-3单人份,可用于 社会 餐饮的各类门店。有些设备可实现多菜盒投放,连续自动烹饪,及提供自助取菜。

——商用团餐型一次烹饪10-15份(一大中盘),可供团餐中分餐、自选等多种形式的供菜。

——商用央厨型,专供中央厨房制作盒饭的配菜,每次烹饪几十公斤的菜肴。品质无法于小炒菜相比。(因属专用设备,本文不再详细讨论)

从烹饪品质方面看,单份菜的品质最好,因为受热集中且均匀,加热快,成熟快。当然,也与锅体加热温度及调味料种类密切有关。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只阐述了全文一半内容,下篇干货将主要陈述以下几个核心内容:炒菜机器人能用在哪里?炒菜机器人真的要“靠谱”、炒菜机器人需要食材供应链支持以及炒菜机器人未来可期!

餐饮业烹饪安全要求是

给你一个完整的,里面有你需要的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
本文件规定了餐饮业(热食类、冷菜类、生食类、配餐类) 建立和实施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包括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等内容。
本文件是GB/T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餐饮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餐饮业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
本文件适用于餐饮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和实施第三方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
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与GB/T 22000中相关术语相同。
3.1餐饮业 catering
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包括饮料)、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3.2凉菜 cold dish
对经过烹制成熟、之后冷却或冷藏或者腌渍入味后的食品进行简单制作并装盘,一般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又称冷荤、冷菜。
3.3凉菜间 cold dish room
加工制作凉菜的操作间。
3.4半成品 precooked food
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
3.5成品 cooked food
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食品。
3.6冷藏 chill storage
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将食品置于0℃以上的较低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
3.7冷冻(冻藏) frozen storage
在-18℃条件下,贮藏食品的过程。
3.8用餐配送单位deliver food enterprise
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3.9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
企业为了保证餐饮食品卫生所制定的用于控制加工卫生的操作程序。
3.10热食 hot meal
采用热加工烹饪方式加工成菜品后不作进一步处理即供食用的产品。
3.11生食 raw food
对动物性和(或)植物性食品原料不作加热等加工处理或仅作简单调味处理后直接食用的食品。
3.12配餐 meal assembly
采用工厂化形式按一定的操作流程将各类加工后的饭菜进行分配,装入餐盒,通过一定的运输手段送给用餐者食用的活动。

4 前提方案

4.1 人力资源
4.1.1 食品安全小组
4.1.1.1餐饮业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小组。
4.1.1.2食品安全小组成员应具备食品卫生相关知识和卫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参加过食品卫生培训并考核合格。
4.1.1.3食品安全小组应理解HACCP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4.1.1.4 应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
4.1.2 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4.1.2.1从业人员包括新职工、实习生、临时工等,应培训与食品卫生有关的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具备食品卫生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
4.1.2.2 从事食品检验的人员应经过检验专业知识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4.1.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应经过内审员培训并考核合格。
4.1.3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
4.1.3.1 从业人员应符合《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关于餐饮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和健康检查的规定。
4.1.3.2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1.3.3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2 基础设施和维护
基础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加工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的要求。
4.2.1环境
餐饮业建筑严禁建于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地段内;所选地址远离污水池、垃圾场(站)、坑式厕所等污染源,环境整洁;不得有昆虫孳生的潜在场所。
4.2.2 布局及设施设备
4.2.2.1餐饮业单位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应该设置粗加工、烹调、餐用具清洗消毒及洗后存放、就餐等专用场所,在合理位置设置原料半成品储存、切配和备餐场所,根据需要设置食品库房和其他专用操作场所。进行凉菜、冷加工糕点、生食深海水产品等制作、送餐分装等直接入口食品短时间存放或处理操作的,应分别设相应专间。
4.2.2.2布局应便于加工经营场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利于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4.2.2.3 操作间
(1)热菜加工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 m2。
(2)墙壁应有1.5 m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3)地面应由防水、不吸潮、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
(4)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配套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设施。
4.2.2.4 专间
专间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专间等。
(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用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宜设有独立的空调机。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缓冲室。
(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紫外线灯应按30 W/10 m2(辐照度 70 μW/cm2以上)设置,距离地面2 m吊装于制作室中央。
(3)凉菜、冷加工糕点制作、生食深海水产品专间应同时设有专用冷藏设施、专用传菜口、专用容器,设置用于二次更衣的预进间,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还需通过净水设施。
4.2.2.5 餐饮配餐间
(1) 餐饮配餐应设专门的配餐间,内设空调、紫外线灭菌灯、缓冲间及清洗、消毒池等设施。
(2) 餐饮制作并分装后向用餐者运送膳食的,其分装间面积应适宜。分装间设空气净化装置,室内空气应达到GB 16153的要求。
(3) 分装制作后采用大桶、盆、箱等食品容器运送给用餐者再行分装的,应设置洗刷消毒间,其面积应足够使用,同时设有专用食品容器洗刷消毒池,洗刷消毒池不少于3个。
4.2.2.6库房
(1) 食品和非食品宜分开设置库房,有毒有害物质(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设存放专库。
(2) 食品库房宜根据食品性质和储存条件的不同分别设置,必要时应设有冷(冻)藏库。
(3) 库房应设置数量足够的搁板(物品存放架),并使储藏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以利空气流通及物品的搬运。
(4) 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机械通风设施。冷(冻)藏库应符合相应温度控制要求,并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
4.2.2.7 就餐场所
(1) 就餐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桌椅应该清洁整齐,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等虫害的措施。
(2) 就餐场所应该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措施。
4.2.2.8 厕所、更衣室
(1) 厕所门不得面向食品处理区或与之直接相通。采用水冲式厕所,且设有效排气(臭)装置,并有适当照明,门窗设置严密坚固、安装易于清洁的纱门及纱窗。
(2) 更衣室应独立隔间,更衣室内应适当照明且通风良好,更衣室应有足够大小的空间,按员工人数设足更衣柜、鞋柜及可照全身的更衣镜。
4.2.2.9 设施
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应该设置洗手消毒设施、供水设施、通风排烟设施、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采光照明设施及废弃物、废水处理设施。
(1) 专间内的洗手消毒设施的水龙头宜采用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其附近有足够数量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设施。
(2) 供水设施应能保证符合加工需要,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3) 通风排烟设施应能保证食品处理区的良好通风和排烟。
(4) 清洗消毒餐饮具要有固定的场所和专门区域、清洗池和冲(漂)洗池,不与配菜、烹调等加工场所相混。清洗消毒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加工需要,并保证消毒效果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的布局,应按从脏到净的顺序安排。
(5) 采光照明设施应能保证加工经营场所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照明设施如安装在暴露食品的正上方应使用防爆型照明设施,以防止破裂时玻璃碎片污染食品。
(6) 废弃物及废水处理设施应能保证废弃物和废水得到及时的处理。
4.2.2.10 设备及工用具
(1)食品加工用设备和工用具的设计和构造应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易于检查。所有用于食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的设备与用具,应由无毒、无臭或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表面平滑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制造。
(2)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或生熟食品用的工用具和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3)用餐配送单位应备有专用保温性能良好的运输车辆,并做到清洁、无毒、专用。送餐所用餐具和食品容器符合国家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有关标准和要求。
4.2.3 设施的维护保养
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当定期维护;冷藏、冷冻及保温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4.3 操作性前提方案
4.3.1 餐饮业经营者应建立卫生管理文件,识别并评估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进行控制,并规定其实施的职责和权限、监控程序,以及当监视显示控制措施不符合时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4.3.2操作性前提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1)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2) 空气、能源和其他条件的安全供应。
(3) 废弃物、油烟排放及污水处理的措施。
4.3.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4.3.3.1 用水及冰的安全供应。
(1) 加工用水,由当地的卫生检验机构每半年检测一次。
(2) 每月对输水管道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可能出现问题的交叉连接,防止倒虹吸对水产生污染。
(3) 自备水源的供水设施、应建立水源防护设施及其消毒程序。
4.3.3.2食品接触面应达到要求的清洁度。
(1) 加工设备、工器具、包装材料等食品接触面应达到GB 14934的要求。
(2) 生产加工使用的加工设备、工器具应为不锈钢材质和无毒塑料制成。
(3) 每天使用前将所有工器具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4) 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有专用密闭餐具保洁柜存放,餐饮具保洁柜有明显标记。超过48 h后未使用的餐具应重新消毒后使用。
(5) 工作服每天一次进行统一清洗消毒,不同清洁区的工作服分别清洗消毒,工作服分区域放置。
(6) 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
(7) 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8)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应戴口罩。
4.3.3.3 人流、物流、水流、气流的流向应合理,水流和气流方向应从清洁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低的区域。非加工区域内相关人员不得进入加工区域。
4.3.3.4洗手、消毒设施,卫生间维护与卫生状况良好。
(1) 洗手、消毒及卫生间的设施应保持清洁并有专人负责。
(2) 应制定明确的洗手消毒程序及相应的方法、时间、频率。
(3)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的洗手、消毒应符合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
4.3.3.5 加工场地应控制冷凝水,防止各种不洁物和化学及物理污物对食品及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1) 防止冷凝水、灰尘、外来物质、地面污物、照明设备及消毒剂、杀虫剂等的污染。
(2) 生产加工处应通风良好,通风道、食品传送梯清洁,温度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4.3.3.6 化学品的采购、管理、使用应进行控制。
(1) 所使用的化学品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和使用说明的证明,化学品的使用说明包括主要成分、使用剂量等注意事项。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化学品的使用、贮存和管理的培训。
(3) 有专门的场所、固定容器贮存化学品,并由专人进行管理。
(4) 对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料等化学品作好标识和登记,标明名称、毒性及使用方法。
(5) 对于有毒的化学品应严格控制,防止污染产品、产品接触面和包装材料。
4.3.3.7 员工的卫生控制
(1) 从业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操作间,加工人员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
(2) 加工人员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严格消毒。
(3) 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需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4) 操作人员入厕时应更衣,入厕后应洗手消毒。
(5) 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加工操作场所。
(6) 食品加工操作场所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4.3.3.8 对虫鼠害进行有效防治
(1) 严格对虫害、鼠害等进行控制,确保加工区域内无蚊蝇和鼠害。
(2) 消除蚊蝇、鼠类易孳生的条件,宜采用风幕、纱窗、暗道、粘鼠板或鼠夹、灭蝇灯、水封等措施,防止虫害进入加工和进餐场所。
(3) 禁止使用灭鼠药。
4.4 产品追溯和撤回
4.4.1 餐饮业经营者应当建立从种植养殖基地(必要时)、原辅料供方、加工制作服务班次及人员、消费全过程的追溯程序,必要时对食品进行留样观察。
4.4.2 建立餐饮食品撤回程序。当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时,确保能追溯和撤回产品。如果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根据追溯程序迅速有效启动撤回方案,主动消除或减轻所造成的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果。必要时,特别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应当对追溯程序和撤回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定期进行撤回演习。
4.4.3 餐饮业经营者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如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向辖区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任何人不得隐瞒和阻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报告。
4.4.4 用餐配送单位每班产品应留样48 h以备复检待查。
4.5前提方案
应确保餐饮良好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行为,以适宜于生产、处理和供给安全的餐饮产品。前提方案实例参见CAC/RCP 39-1993《大众餐饮中预制和煮制食品的卫生操作规范》、《民航饮食行业(含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和要求》和WS 103-1999《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5 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关键过程控制文件的制定可参照CAC/RCP 39-1993《大众餐饮中预制和煮制食品的卫生操作规范》。
5.1 餐饮食品加工的原辅料
5.1.1 原辅料的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索取、查验采购产品的相关证明,包括生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符合要求方可接受。生肉、禽类应索取兽医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书,餐饮业经营者对以上资料应建立档案,妥善保存,以备查验。必要时,委托相关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对产品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验。
5.1.2 原辅料采购
5.1.2.1制定保证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安全、合格的控制文件,建立、实施和保持原辅料的控制措施。
5.1.2.2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从合格供方进行采购。对合格供方的能力、产品状况和供货记录等进行动态综合评价。
5.1.2.3 原辅料的验收,应符合相应卫生标准。
5.1.3 原辅料储存
5.1.3.1 储存食品及其原料的库房应建立库房卫生管理制度。
5.1.3.2 容易腐败的原料(如pH>4.6,Aw>0.85,且有营养素可供腐败菌生长者),须冷藏或冷冻储存。储存区需检视是否有不洁物体(如污水滴入)或 防护不当(如昆虫、老鼠侵入污染)。
5.1.3.3 对冷藏或冷冻温度明确标准,冷冻冷藏品持续处于稳定的冷冻冷藏状态,冷冻库温度在贮存原料冰点温度以下,控制在-1℃~-20℃,冷藏库(保鲜柜)温度控制在0℃~10℃。蒸发器霜厚度不得超过1 cm。
5.1.3.4 运输食品及其原料的工具应保持清洁,运输冷冻食品应有保温设备并保证正常使用(遇特殊保存条件的,按保存条件运输)。
5.1.3.5储存的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原辅料与熟食冷藏分隔储存,生鲜原辅料与熟食品避免一起存放;货架上标明采购日期、保质期,先进先出,定期检查,不得存放发霉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5.1.4 食品的粗加工
5.1.4.1 粗加工区域分别备有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清洗化冻水池,有明显标记。粗加工工具、容器应专用。
5.1.4.2 发现食品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掺杂等情况的,均不得继续使用。
5.1.4.3蔬菜浸泡清洗干净后应码放整齐,放在筐、盘等专用容器内,离地存放。
5.2 烹制加工
5.2.1 热菜加工
5.2.1.1 用于植物性食品原料、动物性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应明显标志,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5.2.1.2 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 h)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凉透后再进行冷藏。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不得作为冷菜供应,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5.2.1.3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达到安全的温度,鱼、肉类动物食品、块状食品、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对豆浆、四季豆等特殊食品应煮熟煮透;对工艺参数的确认通过感观目测、定期对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及终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
5.2.1.4 操作间内的冷藏或冷冻设施,应根据其用途进行标识,确保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开存放。
5.2.1.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GB 2760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5.2.2 凉菜加工
5.2.2.1每餐餐前、餐后,凉菜间应用紫外线消毒设施进行30min空气消毒。
5.2.2.2 凉菜实施专人专室制作。
5.2.2.3凉菜间的各种食品加工用具、容器及抹布在每餐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保持洁净。
5.2.2.4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能进入凉菜间,凉菜间不能存放非直接入口食品及与凉菜制作无关的任何物品。
5.2.2.5凉菜间人员制作凉菜前,应将手(含腕部)用消毒剂浸泡,再用流水冲净。
5.2.2.6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应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原料,不得带入凉菜间。
5.2.2.7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应及时冷藏;改刀熟食从改刀后至供应的时间不得超过3 h;隔夜冷荤食品要回烧彻底。冷荤食品烧制后应在2 h内冷却。
5.2.2.8制作生食水产品应做到专人、专室、专用工具及容器和专用冷藏设施。
5.2.3 冷加工糕点制作
5.2.3.1 做到专人、专室制作,专用工具、容器。
5.2.3.2冷加工糕点专间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线消毒设施进行30min空气消毒。
5.2.3.3专间内加工人员应进行二次更衣、洗手消毒。
5.2.3.4 奶油类原料应在10℃以下存放。含奶、蛋的面点制品2 h以上食用时,应当凉透,在10℃以下专用设施内储存,冷加工糕点贮存不超过24 h;
5.2.3.5 冷加工糕点间室温控制在25℃以下。
5.3 餐饮食品的配送
5.3.1用餐配送单位的运输车辆、用具、容器和餐具,应在用前、用后清洗消毒。
5.3.2一次性餐具应检验合格后使用,餐具贮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外包装破损或污秽不洁的禁止使用。
5.3.3送餐所用餐具和食品容器上应有标签,注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进食时限。
5.3.4 配餐制作成品到消费者食用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 h。
5.3.5供应的每班产品,均应在专用的冰箱内留样48 h以备复检待查。留样量为两份,每份不少于150 g。留样时应无菌操作,防止采样时污染食品,留样的容器、取样的工具应消毒;一种食品一个容器,并由管理人员负责登记。
5.4 餐饮前台服务
5.4.1 营业前的准备
5.4.1.1 营业场所内应设有空调设施,空调的过滤器应经常清洁和检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符合GB 16153的规定。
5.4.1.2 餐具的摆台应在顾客就餐前0.5 h~1 h前进行,摆台后或有顾客就餐时不能清扫地面,超过当次就餐时间未使用的餐具应当收回重新消毒。
5.4.1.3 为每位就餐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独立餐饮用具。
5.4.1.4 顾客点菜用的菜单,应定期消毒和检查。
5.4.2 餐饮服务
5.4.2.1 避免交叉污染
(1) 应合理考虑制备成品过程中人员的流向、使用过的和洁净的餐具的流向、垃圾路线、服务人员行走路线,避免交叉污染。
(2) 应建立文件化的流程图和人流图、物流图、气流图和水流向图。
(3) 服务人员应适当地使用手套或其他措施防止手接触准备食用的食品。
5.4.2.2 传递食品时所用的防护食品免受污染的用品(如保鲜膜等)应能很好地保护食品,并应保证其本身不被污染。
5.4.2.3 消费者点菜后应迅速开具菜单,并认真听取消费者提出的特殊要求等,经与消费者核对无误后,及时将菜单送交操作间制作。
5.4.2.4 装饰菜肴应在摆放菜肴之前的片刻进行,时间间隔要尽可能缩短。装饰菜肴的饭菜成分不能带来健康的威胁。
5.4.2.5 考虑到顾客可能对某种食物过敏,当顾客询问菜单中菜肴的具体组成部分时,服务员或厨师应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不能在一个食谱中有任何“秘密的组成部分”。
5.4.2.6 每个餐桌上要配备公筷、公勺。公筷和公勺要区别于就餐者的餐具。
5.4.2.7 根据就餐者情况和要求的不同,采用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就餐者自行分餐等不同的分餐形式(自助餐和套餐均属分餐制范畴)。
5.4.2.8应关注食品保质期,尤其是在饮料、冷加工糕点和熟食管理上应在使用前进行确认检查。
5.5 餐饮具的清洗消毒
5.5.1 清洗消毒方法
5.5.1.1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不同的消毒方式应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作用时间。
5.5.1.2如达不到热力消毒条件,可使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化学药物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的单位应经卫生监督机构审批,设置的消毒池应备有符合规定的三联池。
5.5.2 消毒效果的评价
餐饮业经营单位应具备检验能力,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验证。消毒后的餐具应光洁、明亮、无渍迹,并经检验符合GB 14934的要求。

6 产品检测

6.1 检验制度
6.1.1 识别并收集与提供的最终产品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及其可接受水平,以建立并持续更新产品卫生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并配备与组织规模及产品相适应的检测设施、设备,具备应有的检测能力。
6.1.2 检测人员包括感官检验人员,应经过教育和培训并有作业指导书。
6.2 检测依据
6.2.1识别所提供产品可能发生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危害及其用于直接消费的可接受水平,并根据最终产品的特性及预期用途实施或制定适用的产品标准及检测方法。
6.2.2 考虑产品可能存在的固有危害及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因素,以充实每种产品标准的内容。
6.2.3 每种产品的卫生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有效的相应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6.2.4产品可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附录列出了可供选择的检测方法。
6.3 安全性通用检测项目
6.3.1感官指标。
6.3.2果蔬农残快速测定。
6.3.3细菌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6.4 各类菜肴专项检测项目
根据各类菜肴的特点,结合加工过程、食用方法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危害,确定每种菜肴的专项检测项目。

7 记录保持

7.1对反映产品卫生质量情况的有关记录,应制定其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的程序,并贯彻执行。所有质量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
7.2记录保持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管理档案及人员健康状况记录。
(2)人员的教育、培训记录。
(3)合格供方的能力、产品状况的动态综合评价和采购验收记录。
(4)各项控制措施的监视记录,适宜时的纠正和纠正措施记录。
(5)对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验证记录。
(6)配餐食品的批次和分销记录。
(7)食品留样、检验结果记录。
7.3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12个月

使用无烟烧烤车有哪些好处?

车体自带排烟净化装置,采用高压静电净化技术处理烧烤油烟,净化率高达90%以上。采用强力离心式低噪音风机吸烟,烟雾收集更全,更安静。烧烤炉为车体式,车底装有四个万向脚轮,移动方便。一体式净化净化烧烤车,通电即可使用,操作简单,易维护,运行成本低。无烟木炭烧烤车体采用独制的红外线无烟烧烤燃烧器而制面,其燃烧器为蜂窝式,能过滤所有燃气味道,使烧烤更鲜嫩。可根据食物的特性,自由调节火力的大小,确保各种食物均能达到最佳烤制效果,同时克服了传统炭烤极易将食物烤糊的弊端,而且用炭量可节约50%以上。车体采用了储热保温设计,热量不再散发到炉体外面,操作人员不用再忍受烟薰火燎,操作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轻松灵活.烤制食品时不用反复翻转,减轻了劳动强度,烤制时食品受热均匀,烤制速度更快,出品率更高。



目测无烟·通过环保·厂家直销

专业安全可靠,解决厨房油烟难题
Baidu
map